從教育看開發者研討會:iPlayground 與會心得(下)

一眨眼,不但心得分享的上半已經是幾個月前的事,連第二屆的 iPlayground 都快要開始了。第一屆的心得再不寫完,別人都要寫第二屆心得了。

事實上,原本要留到後半寫的內容中,有些動筆時才覺得邏輯過於粗糙,所以草稿被我棄置了。只是既然有了「上」,甚至還預告了內容,那不硬擠個「下」出來也太說不過去。所以我想還是來把手邊的舊心得筆記稍做整理,從簡隨意。文句不順之處也請見諒。

大致上主題還是在議程和 secret party 兩者,不過我想既然第二屆即將到來,與其講去年的心得,不如多分享一些個人建議。

關於議程

上次提到,議程中如果是認識的朋友上臺,我就去聽。講題內容都十分精彩,而內容在這邊就不再贅述,畢竟有段時間了,且大多有錄影。

雖不提內容,但有一點讓我十分感動,不得不說,那就是講者們都很尊重大家時間,我不記得有誰時間到了還不收尾。如此一致讓我不禁好奇是不是主辦方有特別提醒過,但不論如何,我真的覺得尊重聽眾時間非常重要,希望這在下一屆能傳承下去。

另外,怎麼樣能更進一步提升演講品質?這是個我蠻常思考的問題,不知不覺就累積成了一小個清單,歡迎下屆講者們參考看看。

不過說在前面:在研討會做分享,和在課堂內講課,這兩者相像但又似乎有很大不同。我的感覺是研討會分享的主要目的不見得是在傳播知識,但我想到的東西基本上都是以促進聽眾的學習成效為目標。所以,以下建議是否適用就得請大家自行判斷。

保羅的技術分享演講原則

  • 講者應該時常從聽眾的角度,自問:Why do I care?這關我 X 事,我幹嘛要聽這個?也許你的主題是 architecture,有的聽眾很清楚自己需要加強 architecture 的思維,所以他明確知道自己為何要聽這個。但也有的聽眾只有個模糊的概念,這時就可能需要你的幫助,來建構這個 session、這個段落、這個細節他所應該關注的原因。不然,半關機的腦子是不會從你的演講帶走什麼東西的。

  • 輕鬆自然的用和聽眾對談的姿態說話。當人們在對話中時,會自然的去試著理解吸收另外一方說的話。演講雖然主要是一個人在講,但也可以用語法(不吝使用「你」和「我」)和視線方向來讓情境更像一個對話(甚至真的可以對話),增進聽眾的投入。

  • 你今天上臺,是為了讓聽眾帶走東西,還是要炫耀自己的知識?其實我覺得後者並沒有錯,但也是個陷阱,如何取得平衡值得好好思考。

  • 承上,準備講題時就以聽眾為本位,從問「我要講什麼」改為問「我的聽眾要帶走什麼」,如此發展出來的講題內容和結構可以很不一樣。

  • 有的時候,less is more。少講一點說不定反而聽眾會記得更多。人要記憶東西,必需在短期記憶中做處理,來讓它進入長期記憶。問題是短期記憶空間非常的小,一下子爆炸的資訊量襲來的後果就是反而全都來不及處理。

  • 當然,身為講者一定是有多到講不完的好料希望能帶給聽眾。改善講題結構可能會有幫助:把內容切成較小而明確的段落,有點像把一個大演講變成數個小演講,會更容易吸收。而段落之間的關連結構,可以在一開始先預告給大家心裡有個底,也可以在最後做個小複習,以避免感覺內容缺乏連貫性。

  • 至於你想要聽眾帶走的東西,何不設個更有野心的目標?如果你的主題都是事實(如:Combine 和 SwiftUI 的 API 裡有甲,乙,丙…)或是程序(要實作什麼功能,先做這,在做那…),有沒有什麼值得讓聽眾去理解?讓他們有辦法回家後可以自己分析和評估自己專案的適用性?更能用資深工程師的思維想事情?覺得有趣到自己回家找資料繼續學,或是加入讀書會?用個常見的說法,看你要給聽眾魚,給釣竿,還是釣魚的動機。

  • 除了前面幾點,可以進一步想想還有什麼做法能引導聽眾更願意投入,花更多腦筋主動思考你所講的主題,而不是被動的聽你說而已。

如前所說,這些建議都是針對議題的教育功能,但我覺得議題也不只有教育功能,所以就自行取捨囉。

Secret Party Panel Discussion

回到 2018 的 iPlayground。說到 Secret Party,也許我該先解釋它是什麼。去年的 Secret Party 是第二天在議程結束後的派對,大家移動到另一個地點,吃吃喝喝,並請幾位資深工程師上臺做 panel 討論。很愛玩的主辦方把討論定位為不得錄影錄音的辛辣敏感題目。

印象中,這個 panel 討論算是有達到期望的「笑果」,但不能說是進行得很順暢。我其實蠻喜歡 panel 討論這種形式,因為可以聽到同一主題的數個觀點。那天有一個主題我印象特別深刻,下面再談。

如果之後還有辦 panel 討論,我想主辦可以讓主持人與講者們多做點事前的準備工作。之前有看到 Cassie Kozyrkov 寫的 兩篇 建議,值得參考。

Apprenticeship

回到那個令我印象深刻的主題:記得那時似乎問講者們的問題是,身為工程師,要怎麼樣才能快速進步?而 Zonble 和 Aki 的回答是一致的,那就是要找個好 mentor。

近年來教育界似乎有提高對學徒制的重視。同時,因為各種線上平台、教育科技的興起,大家都很好奇:我們會不會很快就不需要老師了?老師會被科技取代嗎?所以,在科技研討會聽到進步最快的方法就是找個好師傅,我感覺實在是很有意思。

「科技是否能取代老師」又是另一個寫不完的問題,這邊就不講太多。簡單說,我完全相信 Aki 和 Zonble 的說法。

目前教育科技取得較大成功的學科,首先就是基礎數學。這其實有個原因,那就是數學它十分有結構性,譬如說先學加法再學乘法,學會乘法再學除法。而因為知識結構相對明確,我們也才相對有辦法讓電腦來「教」。

與其相比,「資深工程師的能力」可就沒有什麼明確的結構。技術日新月異是個因素,但更棘手的,愈是厲害的工程師,就有愈多已經內化的知識和技能,以至於在教學時不會完整交待,是種所謂在教學上的「專家盲點」。所以網路上技術教學再多,也可能都打不到你個人的痛點,對成為更成熟的工程師助益不大。若不想自己碰碰撞撞累積經驗,那跟一位好師傅,實作,觀察,在師傅身上挖智慧,也許就是成長最快的方式。

iPlayground 2019

今年的盛會在 9/21-22,很可惜我無法共襄盛舉,只能坐等影片和回顧,並預祝大家收獲滿滿!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